时间: 2023-08-15 04:51:01 | 作者: 产品中心
【环球时报记者 张雪婷】2月13日开始,中国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日本动画作品《工作细胞》第一季,在中国国内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日媒称,这是时隔14年后,中央电视台再次播放日本动画作品,或许代表中日关系有所改善。
日本《东方新报》报道称,《工作细胞》是日本漫画家清水茜的漫画作品,2018年改编为动画。内容通过“拟人化”红血球、白血球以及各种病毒,讲述“守护人体”的故事,该作品在日本也十分受欢迎。《工作细胞》从数年前开始,就在中国网络上非常关注,2019年曾获中国影视界颇有权威的“白玉兰奖”最佳剧本奖。
《东方新报》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各电视台都曾热播过日本的动画作品。《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等作品,当时是中国小孩之间的重点话题。但此后由于中国国内“应增强本国动画产业”的声音开始加强,同时中日关系恶化,导致日本动画作品逐渐从中国的电视上消失。自2007年起,中央电视台逐渐不再播放日本动画作品,而是播放《喜洋洋与灰太狼》等中国国产动画作品。
报道认为,《工作细胞》此次在中国播放,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世界对健康和疾病的关注度都在增强,该作品本能让孩子们学到免疫、预防疾病等知识,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同时,也有中国媒体业内的人表示,这是中国政府显露重视日本的姿态。
在中国的网络上,对于《工作细胞》,不少人都善意地写下“很久没有在电视上看到日本动画作品了,很感动”“不愧是日本动画,作画非常精细”等评论。
你为什么住在这里?过去的十年里,竹内亮不断把这样的一个问题抛给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和住在日本的中国人。《我住在这里的理由》是竹内亮团队周播纪录片节目,目前已经持续更新5年。
2013年,竹内亮从日本搬到中国,妻子赵萍是南京人,这是竹内亮住在中国南京的理由。移居中国之后,日本导演竹内亮得以更深入地观察、记录中国。2020年,在中国拍摄的三部抗疫题材的纪录片,让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除了“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关于竹内亮,更多人关心的是,他记录中国的理由。
竹内亮系着一条颜色鲜艳的围巾,灰色拉链帽衫外套着黑色外套,宝蓝色长裤,双肩包,一副标准的旅人打扮。上海市中心商场4楼,他和同事们正在拍摄一条商业宣传视频。
一位中年女顾客光临店铺,瞥见正在拍摄的现场,脱口而出,“哟,这不是竹内亮么?”
2020年,竹内亮在拍摄的《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第二季的特别篇——《南京抗疫现场》播出,这部聚焦中国抗疫措施的作品,让这位日本导演进入中外网友的视野,关于竹内亮和他的作品相关话题,反复登上中国社会化媒体的热搜榜,登上日本《朝日新闻》、雅虎首页,甚至登上了时尚杂志。竹内亮的粉丝越来越多。
拍摄地点是一家老牌日本男装店,主打高端市场的私人订制。竹内亮看了看西服的价签,“6000块!”他有点惊诧,笑着说:“我从来不穿这么贵的衣服。”
店里的电视正在循环播放日文版品牌宣传片。竹内亮站在屏幕前看了一会,扭头对店员说,你们没有中文版的吗?我们大家可以拍。店员找来遥控器,调至中文版播放。竹内亮看了一会,继续争取拍宣传片的机会,这个拍得不行,应该找我们拍。
商业宣传片占据他工作的一半内容。“如果完全只做自己想做的内容,太自私了。”竹内亮说。在男装店里的拍摄,主要内容是竹内亮的几次换装。除了中学时代的学生制服,他很少有穿西服打领带这样的正装打扮。第三套服装是最正式深色西服套装,编导和摄像提议,要竹内亮当场模仿一段日剧《半泽直树》中堺雅人的著名片段。一共拍了三次,竹内亮有点不好意思,一边抱怨“我是个导演,我不是演员”,一边配合照做完成。
“这时候就是工具人嘛。”他调侃。如果百分之七八十的工作都当工具人,竹内亮没有办法接受,如果大部分工作只做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公司没办法生存。他和妻子赵萍的和之梦公司,算上实习生目前有近30人。公司需要生存,所以商业项目不可或缺。竹内亮努力寻找平衡,“一半”,是他最舒服的一个点。
《南京抗疫现场》在日本播出后,引起轰动。几乎所有日本电视台都转载了这一视频。之后还出了中英文字幕,被翻译为14个语种传播。
中国国内疫情好转后,竹内亮来到此前封城76天的武汉拍摄。2020年6月26日,《好久不见,武汉》上线万。上线天,话题阅读量破亿,微博日榜最高第1名。7月3日,在外交部发言人主持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表示,该片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武汉这座城市经历疫情创伤之后的实景,以及武汉人民坚韧、豁达的精神。
2021年1月6日,竹内亮的第三部疫情题材纪录片《后疫情时代》发布,聚焦中国社会一边防控疫情,一边有序复工复产等情况。纪录片上线不久,华春莹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对竹内亮导演不带偏见地真实记录中国走过的这段非凡历程表示赞赏。”
起初,竹内亮只是想把中国高效的抗疫经验介绍给日本,希望自己的同胞能有所启发。他在中国学到的一个重要经验是,什么样的事情先做再说,做的过程中不好的地方再调整。日本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一直在讨论,却迟迟不见行动。速度对于抗疫来说至关重要,日本政府的抗疫政策过于保守,总是等到事情发生了才想办法应对,非常被动。
最近,竹内亮和阿里影业商谈拍电影,当场对方就决给他投资。竹内亮惊诧,“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而且只聊了一个小时。在日本至少要花半年,这半年一直在摸索到底要不要做,非常荒度时间。”
2002年,竹内亮第一次来到中国,是为了拍摄节目。那时候竹内亮担任NHK(日本放送协会)的纪录片导演。他去了苏浙沪的几个城市,最大的感受是“乱”。城市的街道脏乱,人们随意穿马路,随地吐痰。竹内亮感到惊奇,比起街道整洁、秩序井然的日本,中国显得生动不少。日本处于常年平静的稳定期,而日新月异的中国实在太有趣了。
在中国的小卖部里买东西时,营业员把找零的钱随手扔在柜台上。年轻的竹内亮惊诧,这是他在日本从未有过的体验。得知他是外籍人士,营业员也愿意与他攀谈,随意且真诚。
在日本,马路上没有垃圾,异常干净,所有的服务员看起来都一样,“像机器人”,竹内亮说。无论是城市或者人,过于相似的完美易产生压抑和漠视的情绪。日本的店员永远礼貌客气,但绝不会同顾客攀谈聊天。“整个社会越来越不自然,人本来就不应该是那么完美的。”竹内亮说。
1998年,竹内亮20岁,因为爱中华美食,选择去东京的中华料理店打工。那时候在日本务工的中国人,很少有会日语的,大都学历不高,从事层次较低的职业,洗碗、保洁,或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彼时,他对中国的印象是乱、穷且土。就像他第一次到达中国时看到的那样,那是当时许多人对中国的印象。经济优势带来的优越心态,让不少人错过的事实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正在酝酿一场堪称奇迹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乱的原因正在于变化。本世纪初,正处于快速的提升变革阶段的中国,规则和秩序尚在建立过程中,城市每天都在生长,阳光混合着新鲜迷人的气息,连空气都透着蓬勃感。日本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时代。竹内亮童年和青春期,日本经济一直在快速的提升。小时候他总是羡慕成年人,期盼赶紧长大,因为大人们总是很开心,赚钱很容易,花钱很快乐。
竹内亮出生时,日本正处于泡沫经济的年代,但当他真正成为成年人的时候,泡沫破灭了。竹内亮记得,大学毕业后,日本的很多公司开始倒闭,找工作也十分艰难。千禧年后,中国经济进入快车道,日本本土不少公司发展迟缓甚至停滞,选择进入中国市场发展的企业日益增多。
竹内亮着迷于中国颇具野性的混乱与随意,几乎同时,中国人开始对高度自律、秩序井然的日本产生兴趣。赴日学习工作的中国人,常常对邻国整洁的街道和礼貌的店员的发出赞叹。前往日本的中国人,也不再只有低端劳动力。条件优渥的留学生、日语纯熟的白领、商人慢慢的变多。竹内亮和太太赵萍相识,就是在赵萍赴日读书工作期间。
2013年,竹内亮和妻子赵萍结婚并定居南京,这并非冲动之举。起初竹内亮的父母并不理解,但在他的坚持下不再反对。第三次向赵萍求婚后,竹内亮终于被岳父母接纳,他调侃自己是“三顾茅庐”。
对于一个日本人来说,选择在南京定居,还有非常多值得考虑的因素。他曾经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事实上,他多虑了。“我在南京生活了8年,没有受到过任何欺负,也没有被排挤过,一次都没有。”竹内亮说。
2013年之前,竹内亮每次来中国仍是以相对外部的视角观察中国。移居南京后,他有机会更为深入的理解中国,很多观点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太大了,人与人,地方与地方之间差异很大,所以很复杂。”竹内亮说。他意识到,只有真正住在这里,才能真正读懂中国。许多人是因不了解,而误解这个复杂又迷人的国家。
竹内亮在日本工作时,曾经拍摄过一部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拍摄途中,有人向他打听日本明星山口百惠和高仓健的近况,这二位早已息影;有人向他展示日语能力,仅限于“米西米西”“哟西哟西”。“他们完全不知道现在的日本。”竹内亮感慨,他开始有了向中国介绍日本的念头。
日本对中国的了解,也存在很大问题。在他的印象里,刚好是在他搬到中国的那两年,因为争端,中日关系进入了紧张时期。与此同时,2010年至2020年这十年间,中日发展的情况完全反转。日本经济进入滞缓期,中国经济开始发力反超。
2010年,日本GDP折合美元为5.4742万亿美元,而中国的这一数字为5.8786万亿美元。这是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日本自1968年以来首次让出“第二经济大国”之位,随后中日两国的经济差距日益显著。但在当时,中国国内舆论并没有沾沾自喜,不乏冷静地声音提醒:中国人均GDP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按国际标准,仍是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优势带来的优越感逐渐消失。很多中国人赴日旅游、购物、投资房地产。以前总抱着“亚洲老大”心态的日本人体验到被赶超的压力,自尊心受挫,对中国偏见丛生。
日本国民的情绪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竹内亮记得,2011年,他来中国拍关于长江的纪录片时,尚未如此。随着日本媒体“黑”中国的报道、对中国的负面舆论增加,慢慢的变多的日本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去年11月“北京—东京论坛”一项舆论调查调查显示,中国民众的对日好感度一直上升,达到45%的高位,而日本民众对华好感度却降到了10%的新低。姑且不论这一调查的准确度如何,两国民众感情出现反差是一个事实。
“60%的日本人不了解中国,不确定到底喜不喜欢,如果非得要回答,就只能说不喜欢。毕竟媒体上有那么多黑中国的信息。”竹内亮说,在他看来,这部分不理解,不感兴趣的人正是自己的纪录片的主要受众。让他们发现中国有意思的地方,看见真正的中国。
如果客观认知中国之后依然不喜欢那无可厚非,竹内亮从没打算去说服他人,他想做的,只是消除偏见,呈现真实的中国。“我只是在做平衡。”他拿起手边黑色的咖啡杯和白色的纸巾盒打比方,“现在日本人看到的中国只有黑的,没有白的,所以我就给他们准备了白色而已,最后他们到底喜不喜欢中国,是他们决定的事情。”
应聘面试时,徐亮就告诉竹内亮,他打算去大凉山拍纪录片。徐亮是竹内亮团队里的摄影师,曾经在大凉山当过支教老师。2020年,竹内亮和徐亮在大凉山完成了纪录片拍摄。
10年前,竹内亮就去过大凉山,当时他的交通工具是驴。这次再去,大凉山的物质条件改善了许多,但教育资源仍然匮乏。过去20年里,竹内亮从始至终坚持记录中国。2010年,他从长江上游出发,走过青海、云南、四川、湖北……一路顺流而下,记录了长江沿岸的风土人情。现在,他对十年前的片子不再满意。2021年,他计划再拍一次长江。“因为当时是坐着飞机从日本来拍,完全是客人的角度,只拍了表面。我现在会讲中文,而且住在中国,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了。”竹内亮说。
在香格里拉拍摄时,竹内亮遇到过一位牧羊的藏族姑娘,他还记得与她的一段交流。
淳朴的姑娘没见过飞机,竹内亮期待和她再见面,聊一聊这十年的变化与经历。
在日本,所有有关中国的网红中,竹内亮的粉丝最多,但这个“最多”在国外社会化媒体上的的粉丝数只有2.2万,了解中国的依然很少。让日本看见中国,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事情,竹内亮还在继续。
他现在中文流利,也全然没有住在国外的感觉了,南京的特色小吃鸭血粉丝汤成了心头好。但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性,竹内亮始终提醒自己保持客观的态度。“我的特点是外国人,这是我记录中国的优势。”他说。
2021年1月6日,《环球时报》刊载竹内亮的署名文章。他在文章里提到:我不否认肯定会有人质疑中国的疫情防控是假的,因为总有人不了解中国、不相信中国,不要理他们就好了。
这也是他本人的处世之道。因为在中国的迅速走红,有人对竹内亮本人提出质疑。“怀疑我是中国政府的间谍,也有人说我找到了财富密码。”竹内亮笑着说,他很少解释,觉得清者自清。竹内亮说,即便是现在,他的收入也比在日本拍纪录片时少很多,但他并不后悔。他喜欢中国,讨厌偏见。记录中国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追求真实是他的初衷。
“真实是有很多面的,角度不同看见的也不同。比如这个杯子,从前面看是一个黑色的杯子,但从上面看,就能看到咖啡已经喝完了。”从事媒体工作20年,他知道“真实”与“主观”并不矛盾,他从不避讳自己的主观视角。在纪录片里,他选择出镜是为了呈现更真实的状态。竹内亮说,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但他看到的东西从不会去删改添加。
最近,BBC(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疫情相关纪录片引起中国网友热议,其中文版与英文版画面有明显区别。英文版画面中,武汉街景一片灰暗、苍白阴森。识破这一把戏后,有网友吐槽BBC使用了“阴间滤镜”。对于曾经在日本媒体的工作多年的竹内亮来说,这样的事并不新鲜。有些同行为了讨好一部分人,会加工处理、切割部分事实。但他不想做这样的事情,他选择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直接传达给大家。
追求真实并不是特别容易。“当然有困难,所以才能够有我们的价值。只做大家想看的内容,我们的价值就没有了。”竹内亮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抓获嫌疑人28人、涉案流水5000余万元,绍兴公安成功破获一起网络洗钱案!
尤尔根·克洛普对·萨拉赫在切尔西被换下后的愤怒做出了诚实的回应
工作人员回应岳阳机场停车场禁特斯拉入内:会对旁边的环境录像,员工的也不能进
2025 电动款 MINI John Cooper Works 汽车路测照片曝光
上一篇:拉杆箱品牌排行榜
下一篇:国际品牌-CFW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