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0-27 01:07:16 | 作者: 配件
⚫ 目标培养具有美术学方面专业相关知识,能掌握美术学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美术创作能力、美术研究和鉴赏能力、美术教育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专业核心课程有素描、国画、油画、水彩画、平面设计基础、设计与制作、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鉴赏与批评、教育学、心理学等。
⚫ 毕业生能在学校及企业和事业单位、公司、画院等相关领域从事美术教学、科研与创作、策划与艺术设计等工作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它反映生活的深度,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认识和理解的深度。艺术家们一定要经常深入生活,直面自然、社会,并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创作出渗透着浓厚感情,并能鲜明地反映生活的作品。
1)景致--偏于外向的抒情/马新平油画作品展壹空间艺术馆 2016年6月
5)油画《进城》之二 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伟业铭记-湖北省人物画展 优秀奖
6)油画《3个MM》 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作品展览 优秀奖
9)油画《秤》 2002年入选纪念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线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有近百篇(幅)论文(油画作品)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艺术百家》等专业期刊发表;有30余幅作品参加各级各类展览,并获多项奖项;出版《新平油画艺术》一部
2005.6-2009.6任山东艺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处长,山东艺术学院学术委员,教学指导委员
历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发表个人专著5部(《中国画论史》、《中国书法史通论》、《中国古代绘画的观念视野》、《诗经与周文化考论》、《中国梅文化的探寻》),在《文艺研究》、《新美术》、《美术与设计》、《经学研究论丛》等海内外核心期刊及其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专著《中国古代绘画的观念视野》、《诗经与周文化考论》、《中国梅文化的探寻》,论文《书法现代性与作为艺术的书法之“诗语”问题》、《〈瞻卬〉、〈召旻〉、〈节南山〉新证》、《在“以形写形”与“画山水之神”之间》等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1项、山东省第四届刘勰文艺评论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1.《中国古代绘画的观念视野》(20万字,自己独立专著,齐鲁书社2004年9月)
2.《诗经与周文化考论》(20万字,自己独立专著,齐鲁书社2004年9月)
3.《中国画论史》(31万字,自己独立专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4.《中国书法史通论》(34万字,两人合著,第一作者,泰山出版社2007年12月)
5.《中国梅文化探寻》(15万字,两人合著,第一作者,齐鲁书社2010年1月)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教授 、研究生导师、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青铜文明》入选文化部、财政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曾获第十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金奖、2004年全国中国画展铜奖、第二届全国人物画展铜奖、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纪念奖、全国美术院校青年教师国画作品展提名奖、第四、五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优秀奖等多种奖项。
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中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展、第六、七届全国体育美展、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 美术特展、2005年中国中青年艺术家精品展等国家级展览30余次。
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中山舰博物馆、湖北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出版有《九水一墨--谭崇正水墨画集》、《21世纪有一定的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谭崇正》、《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集--谭崇正》等个人画集12部
承担的课程:白描、中国画创作、中国画材料与技法、现代水墨、素描、速写、社会实践等
重视传统,关注现实,研究学习中西方传统与现代艺术优秀作品,在抽象与具象、写实与表现、主观与客观和文本与图像间,探索一种多元的、意象化的绘画语言表达方式,关照当今自然、社会及人的生存环境,以视觉化的语言传递精神指向,探索绘画语言表现的多种可能性。
2014年油画《最美农民工》参加湖北省文联、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总工会举办“最美农民工”邀请展并被收藏
2012年油画《梦寒》入选第一届湖北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 湖北省美术馆
2010年8油画《天域》获2012湖北省高校第四届美术与设计大展教师组铜奖
2007年《又是金秋》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作品展览美术组优秀奖
个人展览:作品曾入选十一届全国美展、十一届湖北省美展、十二届湖北省美展、江苏省美展等国家级、省级展览,并在北京、武汉等地举办个展。
教学情况:长期承担《构图与创作》、《美术创作》、《素描》、《色彩》等课程
1967年生于湖北仙桃,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9年《文化遗存》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水彩、粉画展,获第九届湖北省美展优秀奖
2002年《红砖·5号》入选“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线年《午后的阳光》入选第二届“李剑晨奖”水彩双年展
2007年《高原的祈祷》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高校教师作品展”最佳学术奖。
2008年《祈望》 在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伟业铭记----湖北省人物画展获优秀奖
2014年《工地晨曲》获第十二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水彩画·粉画展,武汉美术馆收藏
1985年生于河南平顶山,博士,湖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2015 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博士),师从于高润喜教授。2008-2011年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型题材绘画,师从于原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许勇教授;2004-2008年就读于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学士),主要师从于钟孺乾、罗彬等教授等
1、做学问,板凳要坐十年冷。学术研究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教育家、学者型画家是永无止境的学术追求。
3、荆楚文化是“长江画派”和“荆楚画派”共同的文化渊源。“长江画派”和“荆楚画派”一脉相承,但二者理念不同:前者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呈现出弱化传统的创新倾向,后者强调基于回归传统的创新。后者是前者基础上的理论进步和实践发展。推动“荆楚画派”的发展,是提升湖北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繁荣湖北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方法;是解决人民日渐增长的文化艺术需要和国画艺术发展不平衡这一矛盾的有力举措。
4、凡附着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与所处环境产生互动,具有物质或精神功能并承载文化意义的有独立欣赏价值的绘画、浅浮雕或其他以平面为主的工艺等都可以称之为壁画艺术。与壁相连、与所处环境产生互动以及承载文化意义是壁画的三个缺一不可的必备要素。壁画的功能包含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两个层面,装饰并非其唯一目的。
主要论文有:湖北当代少数民族题材壁画文化现状思考[J].艺术教育,2018(1).(艺术类核心);骏马英雄图(国画)[J].中国民族美术,2017(3);铮铮铁骨(国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内封面)(CSSCI);少数民族题材油画作品鉴赏与市场收藏[J].中国美术,2016(2).(国家级艺术类).邓鸿涛,高润喜.民族题材壁画《创造•收获•欢乐》的艺术特征分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5(2);邓鸿涛,高润喜.成吉思汗陵壁画《一代天骄》艺术特征分析[J].美术大观,2015(4);邓鸿涛.中国当代少数民族题材壁画研究(1979-2009) [D].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5等。
主持项目主要有:1、2017年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大学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一般项目:“‘互联网+’视角下荆楚画派作品营销管理问题研究”(厅级,WK201705);2、2016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湖北当代少数民族题材壁画艺术特征分析”(青年项目); (编号:16Q006);
参与项目主要有:[1]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金项目:“蒙古族传统动物题材图案象征研究”(基金编号:17YJA760027);[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和非物质文化人才保护培养机制评估及创新需求研究”。[3] 湖北大学2015年度校级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项目“写意人物画”。[4] 湖北大学2015年度校级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项目“西方美术史”。
作品个展或参展:2016.06 湖北省第一届“学院空间”青年美术作品展 优秀奖(湖北省图书馆);2015.11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建院10周年教师作品展(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2011 建党90周年全国新华书画首届大展 优秀奖(北京太庙);2011 邓鸿涛作品展(沈阳师范大学美术馆);2010关东画派第二届中国画油画创作大展(鲁迅美术学院展览馆);2009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辽宁省省展(辽宁省展览馆)。
读博期间获得两次一等学业奖学金,一次二等学业奖学金。2011年作品获建党90周年全国新华书画首届大展优秀奖(新华社收藏)。《基于文化繁荣的国家软实力提升系统模型分析》(合作)获2010•全国社会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三等奖(中央党校)。2008“国家励志奖学金”。本科期间获得两次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一次院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并荣获二等奖学金。
1、主持:生态审美教育研究,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在研)。
2、主持:生态审美教育与现代审美教育比较研究,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结题)。
3、主持:生态美育的理论资源与模式研究,2014年度湖北省社科规划项目(结题)。
4、主持:美术史论系列课程教学中“学科互涉”模式,(2016年湖北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在研)。
5、主持:生态式教育模式在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研究(2009年湖北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结题)。
6、参与:弘扬核心价值观与继承民间传统文化研究,(2015年度中央宣传部重大攻关项目)。
1、中世纪艺术设计的神学德性 《文艺争鸣》(CSSCI来源期刊)2017年第1期。
2、试论生态审美教育对现代审美教育的超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第1期。
3、试论中国古典音乐的生态审美智慧 《江西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9期。
4、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 《山东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第4期。
5、试论城市生态化的人本纬度 《城市发展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5期。
6、论歌剧中音乐与文学的互渗及影响 《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1期。
7、艺术符号对语言符号言说困境的超越 《北方论丛》(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3期。
8、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场所意识”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4期。
9、试论曾繁仁美学的当代意义 《东方丛刊》(CSSCI来源集刊)2010年第3期。
10、生态美学视域中的自然审美范式 《理论前沿》(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第3期。
1.2017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自然观念与当代书法审美标准的建构”(主持)
2.2017湖北省省级基地湖北大学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开放项目,“现代科技视角下剪纸产业化发展的有关问题研究”(主持)
1.“书道自然”与“书为心画”——中国书法本体建构的两个维度,中国书法,2017(7).
2.自然审美与书法理论的历史建构,宁夏大学学报,2015(3). (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2015年第4期全文转载).
6.回归自然感性——重塑当代书法精神的重要方法,艺术广角,2016(3).
7.立足传统 和谐发展——当代书法发展之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08(1).
11.苏轼“顶峰论”书法史观的建构与超越,贵州大学学报,2014(1).
12.从“作字要手熟”到“字须熟后生”——“熟”在书法理论中的含义与嬗变,宁夏大学学报,2014(5).
2.“中华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华美学会主办,2017,10)